念好扶贫“三字经” 决战脱贫攻坚——雅安农商银行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2017-12-21 09:03:08 来源:雅安日报 作者:卫葳 点击数:
攻城拔寨,决胜脱贫攻坚。2017年,全市精准扶贫工作在各系统各战线持续火热开展,一幕幕帮扶增收的生动场景在雅州大地生动演绎。
作为一家地方性金融机构,雅安农商银行延续雅安农信系统深耕“三农”的宗旨,怀揣着对农村地区贫困群众的深情厚谊,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各项工作。
信贷扶持、金融服务、对口帮扶……2017年,雅安农商银行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各项基础性工作,找准扶贫核心确保精准到位,用活各项金融服务,探索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富有自身特色的扶贫新路子。
实
怀揣深情厚谊 不改惠农初心
金融精准扶贫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脱贫攻坚重大战略部署的具体举措,是四川农信实施普商兼容零售银行战略的内在要求,是四川农信拓展业务发展新空间的重要机遇,是四川农信实现当前“活下来”,今后“走出去”的有效途径。
雅安农商银行根据省联社的工作要求,深刻理解、准确把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核心要义,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按照“聚焦目标、巩固提升、狠抓落实、强化风控”的指导思想,统筹处理好点和面、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临界状态群众、“输血”和“造血”、物质和精神、制度安排和压实责任、继续攻坚和防止脱贫“五大关系”,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和发挥资金最大效益,构建稳定脱贫机制全力攻坚,以“绣花”功夫做好今年的金融精准扶贫。
下好绣花功夫,练就扎实功底。
按照市委市政府相关安排部署,雅安农商银行对口联系帮扶汉源县安乐乡治安村。该行党委班子把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多次召开党委会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制定了《雅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对口帮扶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今年对口帮扶工作的具体措施和目标,并成立联系指导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健全组织机构保障,夯实扶贫底座。“今年年初,为了帮助村里制定好扶贫各项工作计划,雅安农商银行的领导们到村里不下十趟。”汉源县安乐乡治安村第一书记李宛励评价雅安农商银行的帮扶,用得最多的是“真诚”二字。
真在雅安农商银行帮扶的决心之坚定。帮扶之初,雅安农商银行的“一把手”和党委班子领导就到了治安村,把村里的产业发展情况了解清楚,实地走访了一遍该村的基础设施,挨家挨户地拜访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做到扶真贫,真扶贫。
诚在雅安农商银行帮扶的感情之深厚。“既然结了对,就是一家人。”雅安农商银行帮扶责任人每月一次数百公里往返探望走访,深入贫困户家中,倾听群众的诉求和心声,办成了一件又一件实事,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山长水远隔不断手足情深。在省联社和省银监局的安排部署下,雅安农商银行还把帮扶的足迹延伸到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
从甘孜州地图上,可以探知石渠县位于康定县以北700公里处,位于青藏高原边缘,海拔逾4000米,是全省最偏远,交通最不便的县之一。
今年7月,雅安农商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吕春高一行组成帮扶团队,带着雅安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军的委托和全行员工的真挚情谊,驱车20多个小时,为石渠信用社送上温暖关怀,实地了解帮扶需求。
在雅安农商银行的支持下,石渠信用社顺利完成了改造厨房和厕所的计划,帮助改善员工工作和生活环境。
在帮扶阿坝县的工作中,雅安农商银行与当地县政府、县信用社签订了《金融精准扶贫合作框架协议》,采取银团贷款或委托贷款等方式,对阿坝县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等涉农和支柱产业在行业政策范围内积极予以支持,解决贫困人员的增收渠道和来源,委托阿坝信用社充分利用信贷政策支持扶贫,助力阿坝县脱贫奔康。
“雅安和甘孜、阿坝毗邻,大家都是兄弟手足,我们也将一如既往开展对口帮扶。”在阿坝县信用社,雅安农商银行的帮扶团队与当地信用社干部对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优化网点布局、加强党支部共建联建、抱团发展资金及项目帮扶等话题进行沟通交流,分享雅安农信的好经验、好做法,鼓励阿坝信用社积极稳健发展。
在今年10月的扶贫日活动中,雅安农商银行全体干部员工参加捐赠,为联系帮扶的贫困村和贫困户捐赠了资金,切实把雅安农商银行的关心和祝福送到困难群众身边。
准
摸清群众需求 帮扶精准到位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雅安农商银行在扶贫过程中杜绝大水漫灌,落实精准滴灌。做到帮扶一村一策,一户一策。
在雅安农商银行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的办公室里,有这样几本台账。上面详细记有治安村整村帮扶对策,也有精准到每一户贫困户的帮扶办法。
针对全村脱贫提升,雅安农商银行对照贫困村退出“一低五有”标准,进村入户开展访谈调研,摸清治安村贫困状况、致贫原因和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实施帮扶,确保治安村贫困发生率低于3%,有集体经济收入,有硬化路,有卫生室,有文化室,有通信网络。
“感谢雅安农商银行为我们硬化了路面,他们比亲人还亲。”治安村贫困群众李雪梨是一位盲人,以往出门只能靠家人搀扶才能走过门前的田坎路,自从雅安农商银行出资硬化了她家门口的连户路,李雪梨不仅拓宽了日常活动半径,还燃起了发展的信心。通过四处学习盲人按摩,李雪梨每个月都能为家里增加100余元的收入。
虽然挣钱不多,但那是李雪梨自立自强的证明。她说,无论是地方党委政府,还是雅安农商银行都在积极鼓励她脱贫,她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
富裕的生活大体相似,而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家底盘清才能确保扶贫见实效。
村里的7户贫困户,通过什么措施才能让他们永久脱贫,不再返贫呢?
“我们到贫困户家中,对照标准逐条落实。”雅安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帮扶根据贫困户“一超六有”(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3200元且吃穿不愁,有义务教育保障,有基本医疗保障,有住房安全保障,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退出标准,分类实施帮扶。
为全村贫困户粉刷墙面进行危房改造,改善了大家的居住环境和条件;帮助贫困户出资安装架设管道,解决黄果柑种植灌溉难题;购买猪仔发给全村贫困户,既增加了收入又鼓励他们发展产业;为贫困户嘘寒问暖,逢年过节送米送油保障生活……雅安农商银行的帮扶和慰问,像河畔的春风,像山间的暖阳,温暖着贫困群众的心。
活
立足行业优势 完善金融服务
精准扶贫工作中,雅安农商银行立足行业优势,不断改革创新,通过发放小额扶贫贷款、党支部共建、选派中层干部担当“农信金融村官”、成立信贷工作室、举办金融夜校活动等一系列措施,积极开展金融服务,引来源头活水,把普惠金融的福利送到贫困群众身边。
顺利完成扶贫小额贷款发放任务
2017年,雅安农商银行围绕市委、市政府,省联社及人行雅安中心支行,雅安银监分局关于实施精准扶贫工作部署,以“四个明确”推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落在实处。通过发放扶贫小额贷款、产业扶贫贷款,着力解决贫困户增收和支持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
雅安农商银行将雨城、名山两个辖区80个贫困村,2000余名贫困户、7000余名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服务范围,以户为单位,逐一进行评级授信,授信金额5575.9万元。通过金融服务、资金支持等各项措施精准对接贫困农户,截至5月末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97笔,金额1135.59万元。
“一方面我们积极推广手续简便、期限合理、利率优惠、流程快捷的‘助富贷’信贷产品,帮助贫困农户快速融资,另一方面在整村推进工作中将精准扶贫和‘惠农兴村’相结合,分类对贫困户实行差异化的精准帮扶。”雅安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发放扶贫小额贷款认真结合农村产业发展实际和脱贫攻坚要求,不断加快融资模式和产品创新力度,有效解决融资难题,力争做到了应贷尽贷。
普惠金融服务“三农”
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推进金融精准扶贫,鼓励发展绿色金融。”
从成立之初,雅安农商银行就把普惠金融放在重要位置,着力构建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
比如,在辖内各乡镇均设立全功能网点的基础上,通过布放自助设备190台,设立金融便民服务点416个,率先解决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让群众足不出村就能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务。
在名山区车岭镇金刚村,雅安农商银行“惠农兴村”金融便民服务点每天都要为方圆2公里的群众提供金融服务。
虽然便民服务点面积不大,但服务范围、工作职责等标识标牌十分醒目,监控设备、Epos机、农惠通等设备一应俱全,可以满足周边群众日常小额支付结算、查询缴费等需求。
“每个月都要为大家提供200笔至600笔不等的交易。”负责该服务点日常经营和管理的村民郑泽英告诉记者,自从去年服务点投入使用后,就免去了很多群众来往镇上奔波的麻烦。
据了解,雅安农商银行以“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为契机,新、改建物理网点18个。同时加大电子机具布放。在网点覆盖面积大、区域内村民相对集中的乡镇,建设功能基本完善的离行式自助银行网点和助农取款点,加快POS、EPOS机具布放力度,让当地群众足不出村就能办理金融业务,普享现代金融服务。
此外,雅安农商银行着力加快电子渠道建设。以新一代电子银行建设为切入点,积极打造“特色农产品销售”和“农业生产资料采购”等线上交易平台,充分利用农村信用社电子网络联结城乡、客户遍布全国、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培育具有四川农信特色的“互联网+”品牌,有效解决农村、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销路难”的问题。
党支部共建不断加力
雅安农商银行机关第二党支部、汉源联社富林信用社党支部、安乐乡治安村党支部三方以党支部共建为抓手,以金融支持为支撑,以“一个阵地、两个基地、三大机制”建设为载体,创建“金融支部”。
建好一个阵地,即在治安村村委会打造一个三方党支部共建阵地,为金融精准扶贫提供有力保障。建设两个基地,即在治安村建成党支部共建黄果柑种植示范基地和肉猪养殖示范基地,通过加大信贷资金投入,提高两个基地的生产能力,发展壮大一批当地种植养殖户,进而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完善三大机制,即以党员帮、帮党员为抓手,完善“结对帮、重点帮、教育帮”三大帮扶机制。
通过三方党支部共建,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脱贫攻坚和雅安农信发展。
“农信金融村官”有作为
在雅安农商银行的指导下,汉源联社万里信用社主任曹建军担任治安村党支部副书记,成为雅安农信系统第一个“农信金融村官”。
为了让“农信金融村官”为当地群众服好务,协助当地各项工作开展,“农信金融村官”采用“三不”模式管理,即不转移组织关系、不占编制、不计发报酬。并要求其积极履行“四个职责”,即贷款评级授信通知书必须通知到户、到人;村“两委”开会,“农信金融村官”必须到场参加;“农信金融村官”必须熟悉村组干部并按月回访;“农信金融村官”必须培训村组干部使用电子银行和熟知基本信贷流程。同时,严格“农信金融村官”考评机制、奖惩机制。
“农信金融村官”,这种模式得到省联社雅安办事处(农商银行)党委的高度重视,要求雅安农信各县(区)机构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沟通汇报,力争将“农信金融村官”模式在全市范围内横向复制,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农信金融村官”派驻,切实推进小额扶贫信贷落地实施,加大金融服务力度,践行雅安农信社会责任,并最终实现农户脱贫致富。
村级信贷工作室助力产业发展
“围绕经营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治安村作为雅安农商银行联系帮扶的村组,于今年7月成立了“村级信贷工作室”,积极推动农户小额贷款工作。
“我想贷一笔款买猪饲料。”治安村养殖大户李毅听说村里开办了“村级信贷工作室”,主动要求贷款10万元。
申请、受理、调查、实地走访、签字、发放,在极短的时间内,万里信用社便成功为李毅完成贷款发放,李毅把养殖产业做大做强的信心和干劲更加充足。
截至目前,安乐乡治安村的7户贫困户都通过农户小额贷款成功获得贷款资金29万元。
创新开办“村级信贷工作室”,把金融业务延伸到村民中间,这一举措使雅安农信在破解农村金融服务难题上迈出了新的一步,也为实现农村金融的精准服务和横向全面复制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借力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建扶贫模式,雅安农信实现了贴心、便捷的有效信贷管理服务,践行着“普惠金融”重要服务理念。
举行金融夜校服务惠民
“金融夜校填补了8小时工作时间外的金融普及和产品营销空白,巩固和提升了农村金融市场,切实为整村脱贫注入了新的动力。”为加强治安村村民政策知识、金融知识、农技知识宣传工作,实现从“村村通金融服务”到“村村懂金融知识”,彻底践行雅安农信“普惠金融”重要服务理念,让金融知识和农信业务真正深入人心,让政策和农业知识真正派上用场,雅安农商银行以党支部共建为契机,积极推行“金融夜校”模式,深受当地群众好评。
脱贫攻坚是使命,更是责任,雅安农商银行坚定“勇为,敢为”的担当精神,以“普惠金融服务”为抓手,奋力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再添新举措,再创新佳绩。
责任编辑:管理员